宫颈癌IDO过表达与肿瘤免疫逃逸机制的研究
题名:宫颈癌IDO过表达与肿瘤免疫逃逸机制的研究
作者:陈琬玲
学位授予单位:昆明医学院
关键词:宫颈癌;;免疫逃逸;;吲哚胺2,3-二氧酶;;表达
摘要:
目的宫颈癌在全球妇女的癌症死因中高居第二位,世界上每年的新发病例约为45万,死亡率
为50%。其中人乳头瘤病毒(human papillomavirus,HPV).与宫颈癌及重度子宫颈上皮内瘤
(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,CIN)的发生发展密切相Rare earth magnets关。在对HPV相关肿瘤的免疫监控
中,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。但最近研究发现,种导致T细胞增殖力和活性降低的色氨
酸代谢初始限速酶-吲哚胺2,3-二氧酶(indoleamine 2,3-dioxygenase,IDO)能在肿瘤细胞中表达.
这可能是引起肿瘤免疫逃逸的重要因素之一。由于目前对IDO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对宫颈癌患者
免疫系统影响的机制研究还相对较少。因此我们拟通过本课题三部分研究,初步探讨IDO在宫颈癌发
生发展中的作用。第一部分探讨IDO在人类宫颈癌和宫颈癌淋巴结组织中的表达特性以及与临床分
期、细胞分化、高危型HPV感染之间的相关性,同时了解IDO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。第二部分将小
鼠IDO基因转染至来源于C57BL/6小鼠的肿瘤细胞系TC-1细胞,了解IDO表达阳性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
性、对T淋巴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。第三部分采用IDO基因转染的TC-1细胞建立C57BL/6小鼠宫颈癌
IDO过表达模型,了解IDO在活体内的特性以及对T细胞的影响。从整体、细胞及分子水平探讨IDO参
与宫颈癌免疫逃逸的部分机理,为探索消除肿瘤免疫逃逸方法提供理论依据。
方法:
第一部
分临床试验
1临床研究第一部分:吲哚胺2,3-二氧酶在CINI-III及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
与HR-HPV感染的相关性研究
选择2007年4月-2008年4月在昆明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符合纳
入标准,病理确诊为CINI-III和宫颈癌的组织石http://www.chinamagnets.biz/蜡标本116例及宫颈癌转移淋巴结石蜡标本18例。以
正常宫颈组织石蜡标本20例及宫颈癌无转移淋巴结组织石蜡标本20例作为对照,采用免疫组化方法
分析组织中IDO的表达,进一步分析宫颈组织IDO表达与高危型HPV感染之间的相关性。
2临床
研究第二部分宫颈癌组织中IDO表达与外周血中CD3~+T细胞、CD4+T细胞、CD8~+T细胞、CD4~+
CD25~+ Foxp3~+ Tregs的相关性研究
选择2008年6月-2008年10月期间在昆明医学院第三附
属医院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CINIⅡ患者20例;宫颈癌患者20例;正常宫颈20例。按病理诊断分为
三组:正常宫颈组(20例);CINIⅡ组(20例);宫颈癌组(20例)。阴道镜下取宫颈组织,抽空腹静脉
血1ml。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静脉血中CD3+T细胞数量、CD4~+T细胞数量、CD8~+T数量细胞、CD4~+
CD25~+ Foxp3~+ Tregs数量及CD4+/CD8+。半定量RT-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宫颈组织中
IDOmRNA和蛋白表达。进一步分析各组宫颈组织中IDO表达与外周血中CD3+T细胞数量、CD4~+
CD25~+ Foxp3~+ Tregs数量及CD4~+/CD8~+之间的相关性。
第二部分细胞生物学实验:IDO表
达阳性TC-1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其对T细胞影响的研究
1.构建重组IDO/pcDNA3.1/Zeo表达载体
200u/ml小鼠重组干扰素-γ(interferon-γ, IFN-γ)诱导培养2×10~6RAW264.7细胞24小时,使
RAW264.7表达IDOmRNA。采用RT-PCR方法获得目的基因。PCR产物及pcDNA3.1/Zeo载体经HindⅢ和
BamH双酶切、凝胶回收后将目的基因与pcDNA3.1/Zeo载体连接得到重组表达载体IDO/pcDNA3.1/Zeo
。
2获得IDO/pcDNA3.1/Zeo稳定转染TC-1细胞
采用Lipofectamine 2000将pcDNA3.1/Zeo、
IDO/pcDNA3.1/Zeo转染至TC-1细胞,400u/ml zeocin筛选获得稳定转染阳性细胞克隆。
3细胞
生物学实验
3.1 RT-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IDO/pcDNA3.1/Zeo转染TC-1细胞中IDOmRNA
和蛋白表达。
3.2 3-(4,5-二甲基噻唑-2)-2,5-二苯基四氮唑溴盐(3-(4,5-Dimethylthiazol-
2-yl)-2,5-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, MTT)法检测细胞增殖
每孔取100ul浓度为5×
10~3/ml TC-1细胞、转染pcDNA3.1/Zeo质粒Tc-1细胞、转染重组IDO/pcDNA3.1/Zeo质粒TC-1细胞种
植于96孔板,分别于培养24、48、96、120、168、216小时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。
3.3细
胞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力
5x10~5cells/ml TC-1细胞、转染空载体细胞Tc-1细胞、转染
重组IDO/pcDNA3.1/Zeo质粒TC-1细胞各300μl种植于24孔侵袭小室上室matrigel上,37℃,5% CO2细
胞培养箱内孵育24小时后观察侵袭细胞数。
3.4高效液相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色氨酸及犬尿素浓
度
RPMI-1640培养基、5×10~4/mlTC-1细胞+RPMI-1640培养基、转染pcDNA3.1/Zeo质粒细胞
TC-1+RPMI-1640培养基、转染重组IDO/pcDNA3.1/Zeo质粒TC-1细胞+RPMI-1640培养基各300μl植于
96孔板,37℃,5%C02细胞培养箱内孵育24小时后高效液相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液中色氨酸及犬尿素
浓度。
3.5羧基荧光素二醋酸盐酸琥珀酰亚胺脂(5,6-carboxyfluorescein diacetate
succinimidyl ester, CFSE)标记淋巴细胞增殖实验
将600μl/孔,密度为1×10~6/ml的空白对照
组(CFSE标记的小鼠脾淋巴细胞),实验对照(CFSE标记的小鼠脾淋巴细胞+刀豆蛋白10μg/ml)、TC-1
细胞组(CFSE标记的小鼠脾淋巴细胞+刀豆蛋白10μg/ml+TC-1细胞)、转染pcDNA3.1/Zeo质粒TC-1细
胞组(CFSE标记的小鼠脾淋巴细胞+刀豆蛋白10ug/ml+转染pcDNA3.1/Zeo质粒TC-1细胞)、转染重组
IDO/pcDNA3.1/Zeo质粒TC-1细胞组(CFSE标记的小鼠脾淋巴细胞+刀豆蛋白10ug/ml+转染重组
IDO/pcDNA3.1/Zeo质粒TC-1细胞)种植于24孔板,37℃,5%C02细胞培养箱内共培养24小时、48小时、
72小时,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CD4+T细胞、CD8+T细胞数量和CFSE荧光强度。
3.6混合淋巴细
胞培养CD4+CD25+Foxp3+Tregs增殖实验
600ul/孔,密度为1×10~6/ml空白对照组(小鼠脾淋巴
细胞),实验对照(小鼠脾淋巴细胞+刀豆蛋白10μg/ml)、TC-1细胞组小鼠脾淋巴细胞+刀豆蛋白10μ
g/ml+TC-1细胞)、转染pcDNA3.1/Zeo质粒TC-1细胞组(小鼠脾淋巴细胞+刀豆蛋白10ug/ml+转染
pcDNA3.1/Zeo质粒TC-1细胞)、转染重组IDO/pcDNA3.1/Zeo质粒TC-1细胞组(小鼠脾淋巴细胞+刀豆
蛋白10ug/ml+转染重组IDO/pcDNA3.1/Zeo质粒TC-1细胞)种植于24孔板,37℃,5%C02细胞培养箱内共
培养24小时,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CD4+CD25+Foxp3+Tregs细胞数量
3.7 T淋巴细胞细胞毒性
检验
将磁珠分离得到的小鼠脾脏肿瘤特异性CD8+T细胞作为效应细胞,TC-1细胞、转染
pcDNA3.1/Zeo质粒TC-1细胞、转染重组IDO/pcDNA3.1/Zeo质粒TC-1细胞分别作为靶细胞,500个细胞
/孔靶细胞,效靶比25:1,10:1,5:1加含15%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共100μl接种于96孔板中
Experimental区域,同时设立效应细胞自然释放组、靶细胞自然释放组和靶细胞最大释放组、体积
对照组、培养基对照组37℃,5%CO_2培养箱孵育4h。检测培养液490或492nm吸光度。
第三部
分动物实验:小鼠宫颈癌IDO过表达对肿瘤生长及免疫系统影响的研究
以雌性,4-6周龄,体重18
-22g,近交系C57BL/6小鼠40只建立小鼠宫颈癌模型和小鼠宫颈癌IDO过表达模型。将小鼠随机分为4
组,每组10只:空白对照组(单纯注射生理盐水)、TC-1组(注射TC-1细胞)、pcDNA3.1/Zeo.转染TC-1
细胞组(注射pcDNA3.1/Zeo转染TC-1细胞)、IDO/pcDNA3.1/Zeo转染TC-1细胞组(注射重组
IDO/pcDNA3.1/Zeo转染TC-1细胞)。每天观察体重,每三天测量肿瘤体积。待肿瘤生长至最大径线为
1.0-1.5cm时小鼠眼眶取血后断颈处死,取出肿瘤称重,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肿瘤组织中IDO表达阳性细
胞分布、半定量RT-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中IDOmRNA和蛋白表达,取出小鼠脾脏分离淋巴
细胞进行淋巴细胞杀伤实验,流式细胞仪检测眼眶血中CD3+T细胞、CD4+T细胞、CD8~+T细胞和
CD4+CD25+Foxp3+T细胞数量。
结果
第一部分临床研究
临床研究第一部分:吲哚
胺2,3-二氧酶在CINI-Ⅲ及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HR-HPV感染的相关性研究
正常宫颈(20例)
及CINI组织(10例)中IDO表达均为阴性,20%(2/10)的CINIⅠ组织表达为弱阳性,其余为阴性
(80%,8/10),CINIⅡ中有61.5%(8/13)的组织呈弱阳性表达,7.7%(1/13)的组织为阳性表达,30.8%
(4/13)的组织为阴性表达,宫颈癌Ⅰ—Ⅳ期的阳性表达率为100%(83/83),ⅠA期和ⅠB期阳性表达率
显著高于CINIⅠ和CINIⅡ(P<0.01),ⅡA期-ⅣB期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ⅠA期和ⅠB期(P<0.01)。IDO
表达与宫颈癌进展有关(OR=0.807,P<0.01)。淋巴结转移组织中IDO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淋巴结转移
阴性组织(P<0.01),IDO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分化程度无关(OR=-0.139,P>0.05)。
20例正常宫颈中
均未检出高危型HPV。CINI中有20%(2例/10例)、CINIⅠ中50%(5例/10例)、CINIⅡ中92.3%(12例/13
例),宫颈癌95.2%(79/83)可检测到高危型HPV。CINIⅠ-CINIⅡ、宫颈癌高危型HPV检出率显著高于
正常宫颈和CINI(P<0.001),宫颈癌高危型HPV检出率显著高于CINⅡ~CINⅢ(P=0.007)。高危型HPV
感染阳性的患者宫颈组织中IDO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高危型HPV感染阴性患者
(X~2=45.261,P<0.001),高危型HPV感染与IDO表达有相关性(τb=0.577,P<0.001)。
临床研
究第二部分:宫颈癌组织中IDO表达与外周血中CD4+T细胞、CD8~+T细胞、
CD4~+CD25~+Foxp3~+Tregs的相关性研究
肿瘤组织半定量RT-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:宫
颈癌IDOmRNA和蛋白表达均高于CINIⅡ(P<0.001,P<0.001)和正常宫颈组织(P<0.001,P<0.001),而宫
颈原位癌高于正常宫颈组织(P<0.001,P<0.001),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。流式细胞检测显示宫颈癌患者
外周血中CD3+T细胞、CD4+T细胞、CD8~+T细胞数量及CD4~+/CD8~+显著低于正常宫颈组
(P<0.001,P<0.001,P=0.005,P<0.001)和CINIⅡ组(P<0,001,P<0.001,P=0.026,P<0.001)。但在正常
宫颈组和CINIⅡ组无显著性差异(P=0.288,P=0.658,P=0.524,P=0.964)。宫颈癌组
CD4~+CD25~+Foxp3~+Tregs数量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(P<0.001)和CINIⅡ组(P<0.001),在正常宫颈组
和CINIⅡ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=0.087)。正常宫颈IDOmRNA表达及蛋白表达与CD3+T细胞(r=-
0.537,P=0.015;r=-0.455,P=0.044),CD4+/CD8+T细胞(r=-0.654,P=0.002,r=-0.684,P=0.001)呈负
相关;与CD~4+CD25~+Foxp3~+Tregs (r=0.487, P=0.029, r=0.514,p=0.020)呈正相关。宫颈CINI
Ⅱ组IDO mRNA表达及蛋白表达与CD3+T细胞(r=-0.783,P<0.001;r=-0.768,P<0.001),CD4~+/CD8~+T
细胞(r=-0.778,P<0.001,r=-0.771,P<0.001)呈负相关;与CD4~+CD25~+Foxp3+Tregs
(r=0.841,P<0.001,r=0.850,P<0.001)呈正相关。宫颈癌组IDO mRNA表达及蛋白表达与CD3+T细胞
(r=-0.881,P<0.001;r=-0.919,P<0.001),CD4~+/CD8~+(r=-0.870,P<0.001,r=-0.733,P<0.001)呈
负相关;与CD4~+CD25~+ Foxp3~+Tregs(r=0.885,P<0.001,r=0.824,P<0.001)呈正相关。
第二部
分细胞生物学
1 IDO/pcDNA3.1/Zeo质粒重组表达载体鉴定
IDO/pcDNA3.1/Zeo质粒经酶切鉴定
及序列测定显示IDO基因成功连接到载体pcDNA3.1/Zeo质粒上。
2 RT-PCR和Western blot
检测重组IDO/pcDNA3.1/Zeo质粒转染TC-1细胞IDOmRNA和IDO蛋白表达
重组IDO/pcDNA3.1/Zeo质
粒TC-1细胞经RT-PCR凝胶电泳和蛋白电泳显在233bp处可见IDOcDNA条带,在45Kd处可见IDO蛋白条带
。而TC-1细胞和转染空载体的TC-1细胞未见目的条带。
3重组IDO/pcDNA3.1/Zeo+质粒转染
TC-1细胞增殖活性
TC-1细胞、转染空载体TC-1细胞、转染重组IDO/pcDNA3.1/Zeo质粒TC-1
细胞在24小时(F=0.47,P>0.05)、48小时(F=3.064,P>0.05)、96小时(F=1.55,P>0.05)、120小时
(F=0.744,P>0.05)、216小时(F=0.110,P>0.05)的生长增殖无显著性差异。
4重组
IDO/pcDNA3.1/Zeo+质粒转染TC-1细胞侵袭力
转染重组IDO/pcDNA3.1/Zeo质粒TC-1细胞侵
袭数为29.688±5.437个/高倍镜,560nmOD值为0.979±0.024,转染空载体TC-1细胞侵袭数为16.688
±2.024个/高倍镜,560nmOD值为0.745±0.127,TC-1细胞侵袭数为18.875±3.845个/高倍
镜,560nmOD值为0.727±0.045。转染重组IDO/pcDNA3.1/Zeo质粒TC-1细胞的侵袭细胞数/高倍镜和
OD值显著高于转染空载体TC-1细胞(P<0.001,P<0.01)和TC-1细胞(P<0.001,P<0.01)。转染空载体
TC-1细胞和TC-1细胞之间无显著差异(P>0.05,P>0.05)。
5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色氨酸及代谢
产物浓度
转染重组IDO/pcDNA3.1/Zeo质粒TC-1细胞组培养上清液中色氨酸浓度显著低于
RPMI-1640培养基(P<0.001)、TC-1细胞组(P<0.001)、转染空载体TC-1细胞组(P<0.001)。转染重组
IDO/pcDNA3.1/Zeo质粒TC-1细胞组犬尿素浓度显著高于培养基P<0.001、TC-1细胞组(P<0.001)、转
染空载体TC-1细胞组(P<0.001)。色氨酸浓度及犬尿素浓度在TC-1细胞组和转染空载体TC-1细胞组
之间无显著差异,(P=0.949,P=0.803)。
6 CFSE标记的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实验检测CD4~+T细胞
和CD8~+T细胞增殖活性
将TC-1细胞、转染空载体TC-1细胞、转染重组IDO/pcDNA3.1/Zeo质粒
TC-1细胞与CFSE染色的脾淋巴细胞共培养24-72小时,空白对照组、对照组及TC-1细胞组、转染空载
体TC-1细胞组的同期CD4~+T细胞、CD8~+T细胞数均显著高于转染重组IDO/pcDNA3.1/Zeo质粒TC-1细
胞组,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<0.01)。对照组、TC-1细胞组、转染空载体TC-1细胞组的CD4~+T、
CD8~+T细胞数细胞数高于同期空白对照组,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<0.01)。
CFSE染色显示空
白组共培养72小时后,CD4~+T细胞和CD8~+T细胞增殖均为2-3代,转染重组IDO/pcDNA3.1/Zeo质粒TC
-1细胞组共培养72小时的CD4+T细胞显示增殖1-2代,CD8~+T细胞在2孔样本中CFSE荧光强度和共培养
前CFSE荧光染色强度相似,1孔显示增殖1代。对照组、TC-1细胞组、转染空载体TC-1细胞组CD4~+T
细胞和CD8~+T细胞显示增殖至少为4代
7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检测CD4~+CD25~+Foxp3~+Tregs数
量
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混合淋巴细胞共培养24小时转染重组IDO/pcDNA3.1/Zeo质粒TC-1细胞
组CD4+CD25+Foxp3+Tregs数量显著高于空白组(P<0.01)、对照组(P<0.01)、TC-1细胞组(P<0.01)、
转染空载体TC-1细胞组(P<0.01)。CD4+CD25+Foxp3+Tregs数量在空白组、对照组、TC-1细胞组、转
染空载体TC-1细胞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>0.05)。
8 T淋巴细胞细胞毒性检验
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磁珠分离荷瘤小鼠脾脏CD8~+T细胞分选纯度达91.5%。
将CD8~+T细胞与
TC-1细胞、转染空载体TC-1细胞组、转染重组IDO/pcDNA3.1/Zeo质粒TC-1细胞共同孵育4小时检测
效应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显示,CD8~+T细胞与TC-1细胞、转染空载体TC-1细胞组在最佳效
靶比10∶1时的杀伤效率能达到18.189±0.514%,18.879±0.397%。而对转染重组IDO/pcDNA3.1/Zeo
质粒TC-1细胞最佳效靶比10∶1时的杀伤效率仅达到9.412±0.398%,差异有统计学意义
(P<0.01,P<0.01)。
第三部分动物实验
1小鼠一般状况
90%(9/10)TC-1细胞组小
鼠,80%(8/10)pcDNA3.1/Zeo空载体转染TC-1细胞组小鼠和100%(10/10)重组IDO/pcDNA3.1/Zeo转染
TC-1细胞组小鼠在接种肿瘤细胞后第4天腋下出现肿瘤,注射生理盐水的对照组无肿瘤生长。重组
IDO/pcDNA3.1/Zeo转染TC-1细胞组自肿瘤出现后第6天肿瘤体积显著大于TC-1细胞组和
pcDNA3.1/Zeo空载体转染TC-1细胞组,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<0.01);体重较对照组、TC-1细胞组和
pcDNA3.1/Zeo空载体转染TC-1细胞组明显减轻,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<0.01)。重组
IDO/pcDNA3.1/Zeo转染TC-1细胞组肿瘤重量显著大于TC-1细胞组和(P<0.001),pcDNA3.1/Zeo空载体
转染TC-1细胞组(P<0.001)。
2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IDO表达
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肿
瘤组织IDO无阴性表达,重组IDO/pcDNA3.1/Zeo转染TC-1细胞组IDO表达阳性率较pcDNA3.1/Zeo空载
体转染TC-1细胞组(t=5.7266,P<0.001)和TC-1细胞组(t=2.6337,P<0.05)高,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。
TC-1细胞组与pcDNA3.1/Zeo空载体转染TC-1细胞组IDO表达无显著性差异(t=0.5074,P>0.05)。
3小鼠外周血CD3~+T细胞,CD4~+T细胞,CD8~+T细胞、CD4+CD25+Foxp3+Tregs数量变化
与空白
组比较,小鼠TC-1细胞组、pcDNA3.1/Zeo空载体转染TC-1细胞组、重组IDO/pcDNA3.1/Zeo转染TC-1
细胞组CD3~+T细胞、CD4+T细胞、CD8~+T细胞数量及CD4~+/CD8~+显著降
低,P<0.05,P<0.01,P<0.001),而CD4+CD25+Foxp3+Tregs则显著增加,差异有统计学意义
(P<0.05,P<0.01,P<0.001)。TC-1细胞组、pcDNA3.1/Zeo空载体转染TC-1细胞组之间CD3+T细胞、
CD4+T细胞、CD8~+T细胞、CD4+/CD8~+ CD4+CD25+Foxp3+Tregs数量无显著差异(P>0.05)。重组
IDO/pcDNA3.1/Zeo转染TC-1细胞组CD3+T细胞、CD4+T细胞、CD8~+T细胞数量及CD4+/CD8+较其他各
组显著下降、CD4+CD25+Foxp3+Tregs较其他各组显著增加,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<0.001)。
4半定
量RT-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中IDOmRNA和蛋白表达
IDO/pcDNA3.1/Zeo转染TC-1细胞组
IDOmRNA和蛋白表达均高于TC-1细胞组(P<0.001,P<0.001)和pcDNA3.1/Zeo空载体转染TC-1细胞组
(P<0.001,P<0.001)。TC-1细胞组和pcDNA3.1/Zeo空载体转染TC-1细胞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
(P>0.05,P>0.05)。
5 IDO表达与外周血CD3~+T细胞、CD4+T细胞/CD8~+T细胞及
CD4~+CD25~+Foxp3~+Tregs数量相关性
重组IDO/pcDNA3.1/Zeo转染TC-1细胞组IDO mRNA表达
及蛋白表达与CD3+T细胞(r=-0.851,P=0.002;r=-0.792,P=0.006),CD4+/CD8+(r=-
0.809,P=0.005,r=-0.806,P=0.005)呈负相关;与CD4+CD25+Foxp3+Tregs
(r=0.886,P=0.001,r=0.872,P=0.001)呈正相关。
结论
1 IDO在宫颈癌中有高表达与宫颈
癌有密切关系。
2 IDO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临床分期、HR-HPV感染有关,与肿瘤分化程度无关。
3宫颈癌淋巴结转移与IDO表达有关。
4表达IDO的宫颈癌细胞可抑制T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
和免疫杀伤功能,可能与色氨酸代谢有关。
5刀豆蛋白不能诱导CD4~+CD25~+Foxp3~+Tregs增殖,
而IDO可能是其增殖的有效刺激物。
6宫颈癌细胞通过表达IDO可诱导
CD4~+CD25~+Foxp3~+Tregs活化,可能是肿瘤免疫逃逸因素之一。
7 IDO可增强肿瘤细胞的
侵袭性但不影响肿瘤细胞增殖活性。
学位年度:2010
0 条评论:
发表评论
订阅 博文评论 [Atom]
<< 主页